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板 】 发布时间:2015-03-09
同志们:
这次全市林业局长会议,是经市政府批准,局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局长会议、市委三届八次全会、市"两会"、市政府全会精神,全面总结2014年全市林业工作,分析研判当前我市林业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5年林业重点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措施,顺应林业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全面推动全市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 简要传达全省林业局长会议精神
2015年2月6日,全省林业局长会议在昆明召开。省林业厅厅长侯新华同志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再上新台阶》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2014年全省林业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了2015年林业重点工作。
会议通报了优秀调研报告,其中昭通市林业局撰写的《昭通市林权流转调研报告》入选;通报了森林云南省级示范基地认定结果,昭通有5家,其中:彝良县海子坪、国有小草坝林场、彝良县国营林场和巧家白鹤滩获天然林保护工程示范基地,彝良县角奎镇河湾村获得退耕还林示范基地;昭通有4家企业获得2014年第十批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称号,分别是:昭阳区庆丰果树有限公司、昭通市大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镇雄县叶茂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盐津津华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巧家白鹤滩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彝良县山地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彝良县富农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云南省林农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绥江县获得平安林区创建活动省级先进集体。
会议强调,2015年全省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在云南视察时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强抓机遇、加快发展,切实强化改革活林、依法治林、红线固林、科技兴林、开放强林等五种意识,重点做好9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要深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资源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全面理顺各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统筹谋划国有林场改革;二是加快推进法治林业建设。不断加快完善林业法规政策体系,提高林业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林业执法水平,深化林业法治宣传教育。三是深入实施好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天然林二期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稳步推进省级陡坡地生态治理,扎实推进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力度,加大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能力,深入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和恢复力度,加快推进城乡绿化工作、不断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四是大力推进林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要巩固和提升基地建设质量,坚持以工业化带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注重三产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五是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要进一步强化林业部门森林资源保护监管职责,严格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引导全社会节约集约使用林地;全力争取国家林业局林地备用定额,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和"十三五"采伐限额编制工作;积极整合林业执法力量,认真开展非法侵占用林地清理排查专项行动。六是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加快推进极小种群保护工程建设,努力实现物种"零灭绝"目标;依法依规推进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试点,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建立规范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体系。七是切实提高林业灾害防控能力。要进一步强化防火责任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充实物资储备,加强队伍培训,提升防控能力,全力做好冬春季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同时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并认真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全面提升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八是切实强化基础保障。要积极争取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强化科技支撑,建好基层站所,抓好林业宣传工作,全力推进平安林区建设。同时,继续开展林业专题调研、继续深入开展"森林云南"建设示范基地建设活动,不断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九是扎实推进自身建设。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加大对慵懒散的治理力度,切实转变职能和作风,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强化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加强权力运行和监管,坚决打击腐败行为,努力建设廉洁机关,确保林业系统风清气正。
二、凝心聚力,奋发作为,2014年全市林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4年,全市林业工作按照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森林昭通建设"的既定目标,面对异常严峻的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的发展压力、异常突发的地震灾难,破题破局,扎实工作,全力以赴,奋力赶超,突出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条主线,以"兴林富民"为宗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以城市面山、昆水公路沿线、金沙江、关河、白水江、牛栏江等江河两岸以及渔洞水库为主的湖库周边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高寒冷凉山区、干热河谷区、石漠化严重区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得到较好的保护,森林资源大幅增长,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全市共完成营造林131.4万亩(不含林业产业任务),管护森林面积1691万亩,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180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
(二)林业改革、林产业发展再创佳绩。通过开展畅通林权入户渠道行动,完善林权交易平台,主动协调农村信用社昭通办事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发文件,优化和创新金融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林农"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全市新增林权抵押贷款达5000多万元,推动林权交易顺畅发展。通过调整科室职能,2014年争取中央、省级对我市涉林龙头企业给予货款贴息额度达1亿多元,争取贴息资金400多万元,助推了林产品的加工、销售和整个二产的发展。2014年全市林业主导产业基地达到806万亩,实现主导产业产值40亿元以上,实现林业生产总值63亿元以上,促进了林农增产增收。
(三)充分发挥农村能源在保护生态、缓解农村用能压力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累计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9780 户、农村太阳能建设7100户、农村节柴灶建设9920户、农村能源服务网点建设18个,完成补助资金投入2955.36万元。建设合格率达100%,使用率达95%,农村节柴灶热转换率达30%。
(四)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有新突破。2014年争取了中央、省级将国际生态湿地大山包湿地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补偿资金达2000万元;及时开展乌蒙山保护区的基层保护建设工作,争取了国家局投入乌蒙山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资金190万元;积极争取退耕还湿项目,并完成申报工作;全面兑现了2013年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250万元。
(五)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一是全面完成年度林火控制指标,森林防火工作获得省政府一等奖。二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任务全面完成,全市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还通过了国家林业局阶段性验收。三是严格森林公安执法,平安林区建设稳步推进。2014年,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共受理森林火灾案件67起,林业行政案件立案58起,查处59起罚款59人,火灾案件综合查处率达到100%。共查处涉林违法犯罪案件1816起,较去年同期增长35.54%,共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935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共计702万元。同时,林区禁毒工作取得新突破,2014年市森林公安局被省局评为禁毒工作先进单位。
(六)林业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争取林业项目资金有新突破。2014年,市政府下达林业部门拟争取项目资金3.0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二是在全省首家开办林业产业实用技术培训学校,服务林农的水平和能力明显增强。三是顾大局,支持市级天麻产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市政府的决定,市级中心苗圃150亩无偿划给市天麻产业园区并积极协调做好服务,协调搬迁板板房市林业局中心苗圃地上的附着物、并配合办理土地使用证等手续,为昭通天麻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四是转职能,解决林场工人后顾之忧。经过多方协调对接,于2014年年中圆满完成了下划移交工作。小草坝国有林场职工后顾之忧得到解决,实现了从砍树人到种树人、到护林人的历史性转变。五是理顺基层管理体制,全面恢复11县区乡镇林业站,充分发挥了基层林业站重要职能作用。
(七)强化林政资源管理,依法治林能力得到增强。积极协调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特事特办在较短时限内完成如昭麻昭会高速公路、成贵铁路、南佛路、黄码路、西部大峡谷旅游开发、风电项目等一大批项目征占用林地报批手续,为全市GDP增长和重大项目落地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2014年,全市共受理征占用林地审批项目52个(市林业局审批临时占用林地项目16个;报省厅审批占用征收林地项目36个),办理永久征占用林地350公顷、临时占用林地98公顷。同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规范木材经营加工、运输管理工作,严格林木采伐管理,全市未发生乱采伐林木和滥伐林木的重大案件。及时启动了全市"十三五"期间年度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和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为做好"十三五"期间森林采伐工作,实现林地一张图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八)抗震救灾及震后恢复重建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积极参与鲁甸"8.03"抗震救灾工作。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普查灾情,做好宣传,联系商家收购灾民花椒,帮助组织花椒烘干机286台送往灾区,并组织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捐款捐物和到鲁甸参加抢收花椒等活动,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区群众的损失。二是及时提供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基础数据。编制了《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林业项目实施方案》,认真做好"昭龙生态经济产业示范带"林业项目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目前,花椒基地建设已完成提质增效1万亩;生态建设已完成森林管护20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下达龙头山、火德红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60万元;下达龙头山镇恢复重建集中安置平整资金3万元。三是积极向省林业厅、国家林业局汇报工作,争取上级支持和投资效果明显。通过争取,省政府已明确安排地震灾区退耕还林还草22万亩,并向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争取鲁甸"8.03"地震恢复重建资金3.1亿元。争取了灾区医院、学校类民生项目和农林业用地征占用林地先占后批,免缴植被恢复费等政策落地,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四是全面完成彝良"9.7"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积极开展鲁甸"8.03"灾后恢复重建"八包八保"工作。
(九)稳增长、抓挂钩督导取得实效,积极开展绥江县稳增长、促转型、促安全工作。市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履行牵头单位责任,紧盯绥江县2014年度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听取工作汇报、召开座谈会、深入一线实地调研等形式,全面掌握绥江县经济运行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和企业共同研究促进绥江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办法,对存在问题力争现场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积极协调市级相关部门或汇总上报提请市政府帮助解决。从2014年5月份起每月至少一次开展督导工作,做到了工作月月有开展、经济指标月月有增长、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督导过程次次有报告。目前,绥江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止跌回升。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9亿元,同比增长0.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16.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11.64亿元,同比增长0.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同比增长1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亿元,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35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2元,同比增长10.5%。
(十)强党建、固阵地、抓宣传,林业系统自身建设呈现新气象。一是组建成立昭通市林业局机关党委,切实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通过狠抓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着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二是着力反对"四风",积极构建节约型机关。2014年,全局通过改进会风文风,在文件印发量上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 ;办公费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公务招待费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2%,累计节省开支50余万元。三是宣传工作扎实有效,舆论氛围浓厚。2014年,共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中发布林业正面宣传信息600余篇,扩大了社会各界对昭通林业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可度,以工作实绩展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社会形象。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效是明显的、客观实在的,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生态脆弱,承载能力差。我市人多地少矛盾尖锐,造林绿化面临空间受限制和成果难巩固的双重压力,从我市生态环境现状看,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还远远不够,缺林少绿、仍是我市最突出的生态问题之一。昭通开发历史较早,人多地少矛盾尖锐, 2.3万平方公里土地养活近600万人口,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生态脆弱,生态修复任务艰巨。解放初期昭通森林覆盖率为52%,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降至最低点6.7%,2000年前后上升为17.46%。虽然2014年我市森林覆盖率上升到35%,但在全省仍然排倒数第一。生态恶化相当严重,导致地质灾害多发。二是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不足。我市森林 "五多五少"(即人工林多、天然林少;中幼林多、成熟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低效林多、优质林少)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抗御火灾和森林病虫害能力弱。必须加速构建结构合理、生长良好、功能完备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及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才能更好保障国土生态和金沙江、长江中下游长期生态安全。三是林业产业投入不足,产业结构调整还未到位,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财政投入仍显不足,金融扶持林业的机制尚未从根本上建立,评估难、抵押难、融资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全市涉林龙头企业小散弱,带动力、牵引力、辐射力、拉动力不大不强不快,特别是核桃、花椒、竹子等主导产业的精深加工能力很低、附加值低、下游链短,全市大资源、小产业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全市林业总产值63亿元,仅占全省2300亿元的2.7%。块头小、体量小,发展的压力巨大。四是林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土地流转、林权交易的体制机制还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林权流转缺乏统一规范的规章制度和配套的实施细则,林农利益得不到制度保障,对流转以后的产权归属存在担忧,林农间自发无序流转较为普遍,未经专业资产评估,部分林地流转价格过低,损害林农利益,林改红利还未真正释放出来。五是资源约束趋紧,造林空间拓展难度加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土地需求持续上升,供需矛盾加大,"保林地"与"保发展"两难局面和双重压力日益突出。全市宜林荒地基本完成造林,剩下的大多是立地条件差、难啃的"硬骨头",另外退耕还林的余地也不大,林业发展的资源约束越来越大。六是科技进步缓慢,林业质量效益不高。我市林业发展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林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资源配置不科学,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落后,在新品种选育、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森林抚育经营、碳汇林业、林业重大灾害防控、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等方面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林业科技贡献率与其他行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七是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资源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分析研究和努力加以解决。
三、认识把握新常态,适应和引领林业发展新常态
今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工作并作了重要讲话,要求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京津冀、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格外重视,在视察鲁甸地震灾区时强调:"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发展多样性农业,一定要在'特'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他指出:"云南作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同时,云南又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敏感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很重,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决保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反复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不能只算小账,要算长远账、不能只算眼前账,要算整体账、不能只算局部账,要算综合账,不能只算单项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在视察洱海生态湿地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叮嘱:"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块。要以美丽乡村、特色村寨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把农村建设成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呈现出一系列趋势性变化,为林业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全市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进一步深入对昭通市情、林情的再认识、再分析、再定位,认识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服务新常态,加快推进我市林业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一) 新常态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一是从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紧张关系来看,新常态下密集出台的改革措施,就是要为社会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的空间。新常态是经济减速转型提质的新阶段,必然是生态减压增量提质的新契机。二是从人民群众需求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消费结构升级,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主导需求之一,人们对改善生态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尤其是林产品种类繁多、绿色环保,符合个性化、生态化的消费趋势,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三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林业具有可循环可再生的独特优势,是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潜力所在。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像苗木花卉、木本油料、经济林、森林旅游和林业休闲、林下经济等高效特色林业,市场空间大,就业潜力大。四是从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为我市生态建设腾出空间、创造条件。积极谋划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是我市林业发展的现实机遇。总体来看,新常态对提升生态承载力提出了新要求,为改善生态环境腾出了新空间,为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二)新常态下林业发展面临新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林业不仅要提供更优的林产品,还要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仅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区域协调发展,还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对新情况、新要求、新挑战,我市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新常态下林业工作要有新作为。适应新常态新要求,必须破除思维定势,突破工作惯性,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一是坚持以生态建设为根本,在提升生态承载力上有更大作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新常态下,要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把生态建设作为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以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为引领,挖掘新潜力、培育新优势、拓展新空间,持续提升森林生态承载能力。二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有更大作为。转型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应有之义,推动转型就是顺应新常态。推进林业转型升级,根本靠改革,关键靠创新,让创新驱动成为林业发展的新引擎。要紧紧围绕林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产业化发展方向,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林业提质增效。要积极谋划林业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努力提高我市林业产业竞争力。三是坚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有更大作为。随着林业改革进入攻坚期,涉及的矛盾、触及的利益更加复杂,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来深化改革。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问题导向,着力在培育要素市场、国有林场改革、改善金融服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优化林地使用、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要狠抓改革措施落地,建立台帐,跟踪落实,建立改革成效评估机制,接受群众评价。四是坚持以法治建设为引擎,在提升林业治理能力上有更大作为。全市各级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依法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加快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治林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新常态下的林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我们要科学把握发展大势,自觉遵循发展规律,坚定信心、顺势而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我市林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四、突出重点,全面完成2015年林业工作各项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加强林业法治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林业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和林产业发展,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昭通林业改革发展工作,不断推进林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落实好林业各项惠民政策,推进林业工作整体上水平,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昭通。今年计划完成营林生产100万亩以上,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18.8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27.6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1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植业26.32万亩,低效林改造14万亩,森林抚育22.1万亩,造林补贴8.5万亩,义务植树1180万株,完成森林管护16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
(一)把握新常态下生态减压增量提质的新契机,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积极创新植树造林模式,引入市场机制,进一步加快 "森林昭通" 建设步伐,加强城市面山、交通沿线、江河流域、湖泊库区、城市面山的绿化美化,完成城乡植树造林和绿化国道、省道任务,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确保天然林资源安全;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基层水平和能力;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管理;落实好生态效益补偿;实施好低效林改造和森林抚育。不断优化树种结构,真正解决好林相单一、结构不合理,林木生长缓慢、品质差、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下,森林的生态功能不强等问题,逐步调整工作重心, 逐步实现造林向营林转变。各县区要以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为契机,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地块落实、种苗物资等各项工作,强化管理,规范操作,严格落实政策,加快陡坡地生态修复,按省级下达的年度计划,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为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建设开好头、起好步。各县区要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批复的城市面山绿化规划,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落实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科技推广,提质增效,着力建设一个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绿化示范园带。要加快推进农村能源建设,严格能源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规程,保障质量和效益。2015年全市要新建太阳能热水器18500台,节柴灶10000户,沼气池5000口。
(二) 适应新常态下国家对扩大投资的需求,大力推进林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认真贯彻全省高效林业木本油料产业提质增效现场会精神,全面推广核桃整形修剪、提墒保肥、品种改良、新品种引进、无烟烧烤等提质增效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基地建设质量。二是着手开展 "十三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争取市委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充分整合利用林地、陡坡耕地和轮歇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山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林产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2015年,要保有基地建设规模,林产值达到70亿元以上,林农人均拥有2亩以上经济林,年从林收入达1500元以上。三是深入研究林业产业项目申报指南,做好产业项目发展储备工作,做到项目对口、熟悉流程、熟练运用。四是进一步发展壮大林业新兴经济组织,培育和认定一批林业龙头企业和林农专业合作示范社,从政策、项目、资金、科技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加快木本油料新产品研发,推动林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争取每个县至少申报一户省级涉林龙头企业,提高引领带动能力。争取市政府出台一系列关于对市级涉林龙头企业的奖励考核办法,提高企业积极性。六是各县区要深入理解和贯彻好习总书记提出的"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与林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建设一大批规模化、标准化林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快以核桃、花椒、天麻菌材林、竹子、木漆等为重点的林产业发展,将发展天麻菌材作为林业工作的重点,纳入林业目标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要结合区域、气候、土壤特点,在"特"字上下工夫,在品牌上作文章。每个县至少要有一到两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项目。通过加快研究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副加值;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项目建设水平,增强产业放大效应;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采取林业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形式,扶持林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林业产业潜力,为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作贡献。七是继续开展林业专题调研活动。市林业局核桃、花椒、竹子、木漆五个产业发展领导组要紧紧围绕我市林业改革发展和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和挑战,突出重点领域和重大问题,科学选题,深入调研,认真分析、提出对策,形成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调研文章,在今年全市林业产业座谈会上交流。
(三)适应新常态下林业转型发展的需要,深化林业改革创新。一是深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以所有权不变、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为主要内容的林权流转改革。深入研究集体林、国有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产权管理制度及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核算和有偿使用问题。开展集体林地确权发证"回头看"活动,解决好林权证发放的遗留问题,提高集体林确权发证率。同时,加快配套改革工作的进程。二是扎实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积极探索林业资产化管理模式,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林业的成功经验,将林业存量资源转化为流动性更好的金融资产,帮助林业突破融资瓶颈,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林业。继续加强同信用联社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推进我市林权抵押贷款工作进度,从根本上解决广大林农"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提高林农造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促进林农增产增收。同时,积极争取涉林龙头企业贴息贷款指标,扶大扶强,促进我市涉林龙头企业健康发展。三是积极探索林木权证的确权发证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不断加大同国土、农业等部门以及银行系统的协调对接力度,及时拟定我市关于开展林木权证核发和抵押贷款工作的实施意见,报市政府审定印发实施。在深化集体林权主体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的新机制,依法保障林农权益,鼓励在非林地上造林, 适时在非林地试点启动林木证和经济林果证发证工作,凭证让农民在承包、流转和分配中享有合法权益,让农民共享改革成果。积极探索抵押林木购买保险模式和抵押监管机制,开展观赏苗木、珍贵树种、经济林木抵押贷款业务。四是深入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的申报。今年重点是抓紧完善大山包国家公园数据库建设,积极推进申报与建设。五是全面理顺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云南省编委下发的85号文件精神,加强和编办、财政、人事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迅速启动,分类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区管理机构"三定"方案,逐一落实各项政策,全面理顺管理体制,确保我市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相关工作经费顺利进入2016年各级财政预算。六是统筹谋划国有林场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6号文件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林业局也及时成立了领导组。各县区要积极开展国有林场改革前期调研工作,在理清森林资源总量、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精心制定改革试点方案,积极探索和走出一条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职工增收、林区和谐稳定的国有林场发展之路。
(四)适应新常态下社会对依法治林的新要求,加快推进法治林业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加大森林生态保护力度。树立红线意识,严格执行林地定额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严格林地征占用和林木采伐审批。全面启动开展好全省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林地变更调查、"十三五"采伐限额编制工作,严格进度和质量,确保按时高质完成工作任务。要始终坚持依法用地、提供优质服务、提前介入的原则,依法依规解决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为全市GDP增长和重大项目落地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重点区域保护,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切实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要以推进相对集中林业行政处罚权为契机,充分整合森林公安、林政稽查、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基层林业工作站等执法力量,坚决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活动。2015年要加大森林火灾、侵占用林地、开矿、采石、农家乐、毁林开荒、滥砍乱伐、盗猎和偷伐野生动、植物等违法违规案事件的查处力度,持续不断地组织开展区域性的、针对性强的严打专项行动和集中执法行动,提升案件侦查办能力和水平,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社会稳定。三是强化对森林公安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平安林区创建力度。森林公安是林业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区林业局要进一步加强对森林公安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和帮助解决森林公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安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执法场所改造和信息化建设步伐。根据工作需求,配齐配强森林公安领导干部,努力协调增加地方行政编制或者辅警力量,为森林公安机关充分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各县区林业局要切实履行平安林区创建领导组职能,不断加强同当地党委政府的协调沟通,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全方位加强监督管理,积极引导林区群众及其他各类林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组织,扎实开展平安林区创建活动。四是深化林业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要多形式开展重点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林业普法工作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五)切实提高林业灾害防控能力,全力服务新常态。一是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全力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率,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伤亡事故的发生。各级林业部门一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宣传教育到户、火源管理到点、巡山执勤到岗、保障措施到位,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纰漏、不留死角和盲区;二要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重点时段森林火灾处置专项应急预案;三要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以案说法、强化教育,造成声势、形成威慑,不断提高公众防火意识;四要把火源管理作为防火工作的第一要务,加强监管,加大排查整治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在森林高火险期特别是全国"两会"、清明和五一期间,增设防火检查哨卡和护林员,对重点部位严看死守,及时彻底的消除火灾隐患,把火源隐患堵截在山下林外;五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带班、工作日报制度和有火必报制度,两小时反馈热点信息,所有火情火灾信息必须由森林防火部门统一归口上报,杜绝报出多门,中心城市面山、重点部位、敏感区域等重点防控区发生火情,必须第一时间电话和书面上报防火办,凡瞒报不报将追究相关责任;六要扎实抓好应急指挥、人员组成、力量保障、装备物资等落实到位,确保应急及时、反应迅速、扑救得当,做到小火大打、打早、打小、打了;七要继续推进森林火灾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一期项目竣工验收,并积极推进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项目、护林员定位管理系统建设。二是加大开展野生动物公众责任险工作,野生动物疫情、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点建设,不断提升林业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切实强化基础保障,提升林业服务新常态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要加强国际投资政策研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加大林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力度,努力形成林业投入稳定增长的常态化机制。二是进一步强化项目和资金的监管。从严控制项目和资金调整,认真抓好项目储备申报工作,加强项目进度和质量监管,加大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配套资金不落实、项目推进缓慢、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和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等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三是强化林业科技支撑。充分依托和发挥好林业产业技术培训学校,进一步提高林业科学技术含量,逐步实现粗放向集约转变。坚持科技兴林,加大科技攻关,提高创新能力,破解科技难题,推进科技示范,强化科技推广。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培养实用型技术员和林农,加快林业科技队伍建设。把科技贯穿于林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用科技手段育苗、造林、抚育、管护、加工、管理等,逐步提高林业发展科技含量和水平。今年要全面开展一次对各乡镇林业站长的培训工作,通过加强林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努力提升科技对林业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四是进一步完善基层林业站建设。基层林业站所恢复后,各县区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林业行政执法、护林防火、绿化国土、服务林农、政策法规宣传等重要职能作用,不断提升管理服务能力。五是进一步抓好林业宣传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各单位要加强领导,将林业宣传工作作为生态文化建设重要抓手,牢牢掌握林业宣传的主动权和制高点,加强同媒体的协调沟通,扩大社会各界对昭通林业工作的知晓程度和认可程度,以工作实绩展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各县区要抓紧实现省、市、县林业专网互联互通,按照省厅要求配齐设施装备,规范日常管理,确保早日投入运行,确保发挥效益。
(七)加大恢复重建工作力度,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将昭龙生态经济产业示范带规划结合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进行建设,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印发的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林业项目实施方案,积极做好震后恢复重建林业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把握好时间节点,全面完成2015年度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各项生产任务。要在昭鲁快捷通道至小寨公路沿线两侧建设观赏苗木生态景观带,在小寨至龙头山段,打造生态景观带。其他常规的项目要按照恢复重建的时间表,倒排工期,确保按时完成林业恢复重建目标任务。
(八)主动适应作风建设和从严治党新常态,扎实推进自身建设。一是深入扎实的开展好"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好人主义、自由主义、宗派主义、分散主义、表里不一、推诿圆滑、敷衍塞责、庸政懒政、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不良作风和问题,解决好平淡化、随意化、庸俗化的问题,使党内生活进一步严肃起来。要坚持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补精神之"钙"、培思想之"源",真正把理想信念、党性原则牢固树立起来,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基础组织建设基础,持续转变作风。要把专题教育与当前林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提高干部素质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防治回潮反弹;坚持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深化专项整治。通过专题教育的开展,不断推动全系统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根本好转,带动形成良好的民风社风。二是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要按照省林业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和市纪委三届八次全会的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全市林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坚持"一岗双责",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坚决打击腐败行为,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扎紧口子,以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持续推进作风转变,确保林业系统风清气正、干部安全。同时,统筹推进工会、老干部和群团及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努力提升林业部门行政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建议、意见和批评,及时办理和回应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
同志们,2015年,林业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林业厅的坚强领导下,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强大的正能量,奋力推动昭通现代林业新发展,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